嗯,楼上一定尽得外公真传,对道教研究的很深入,在下自愧不如。
其实我所知指的宗教与楼上相比更广义一些,像耶稣,佛陀,李耳这些这些教派的始创先贤,他们当初通过苦修,禅坐,闭关等方式来帮助自己以超然物外的方式思考,从而获得了对世界人生更新的认知,其门徒众多我觉得定是人们仰慕他们的智慧才纷纷前来求理问道,这才有了十二门徒,有了阿南,迦叶,孔,庄将他们的思想得以传承,而并非是因为这些先贤是何方神仙转世下凡,而至于后人,却将对他们的仰慕,非理性的扩大化了,因此对他们在形式上的纪念过于铺张,而在思想的传承上,缺所得甚少,这也是为什么,庙宇建多了,高僧反而少了。
单从道教讲,他的创始人老子是春秋时楚国苦县一位地球女子所生的地球人,和我们一样走路,吃饭,吸氧气,而之所以为圣贤是因为相同的皮囊中老子却有着极高的智慧与思想,他的弟子也是对他行的也只是人师之理,也并未烧香建庙的膜拜拜他,而到了后来发展的黄老之学将其奉为太上真君位列三清,其实多多少少使“道”变了味儿,人们不再清心求道而是热衷于炼丹修仙,说道这,就要引入一个与宗教联系密切的词“迷信”,也正是楼上所讲的人们由于认知能力有限,而对超出自己能力的人或事物或现象的敬畏崇拜,其实宗教正是哲学与迷信的混合体,从不同的角度看,两者的成分可能互有不同,但从历史的角度看,随着宗教与科学的同时发展迷信的部分逐渐被剔除,使之成为一种被人类社会普遍接受的文化现象。
那么再说说哲学,哲学产生于人对自然及对周围事物的不解,进而有了探索的冲动,当然由于知识受限很多时候哲学家会借用一些迷信,神话来进行解释使之合理,但后来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的理性认知占了上风,使得哲学进一步的发展并得到纠正,众所周知科学正是哲学的分支,最早的科学家也都是哲学家,这也说明了哲学的领域范围很广,涵盖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美学,伦理学等等~~~
所以无论是哲学延伸出宗教也好,还是宗教激发了哲学,或是迷信,宗教,哲学三者共同作用,在学术界仍众口不一,本身像这种“形而上”的东西就没法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衡量,甚至于我们人类的的语言尚不足以精确地描绘它们,所以对于这种问题没有一个人的回答是正确的,仅仅只能作为一种看法 。
观之楼上所言,从逻辑上分析,你先是详细介绍了早期先民迷信文化的形成,而后给出自己对宗教,哲学的定义;之后有举了统治者利用迷信作为工具的例子,最后提到迷信文化对现代汉语的影响,可我在它们之间找不到论证关系,所以看得有点懵,至于你提到的“从未有信徒越主”的说法也不尽然,仅举一例,在英国史中,中世纪早期"金雀花"王朝的第一位国王"亨利二世",便因为利益上的分歧干掉了英格兰的基督教首脑坎特伯雷主教贝克特,众所周知,当时,像英,法,西班牙这样的基督教国家君主都是基督徒,这不正是教徒宰了教主吗,至于"老天爷"这个习惯用语,与人们信不信奉宗教好像没多大关系吧,最多是一种文化现象,我们写文章经常用到“魑魅魍魉”“鬼迷心窍”这些习语,可并不能代表我们信仰何种宗教,所以您在这有偷换概念的嫌疑,在下愚直之言,切莫见怪~~~~~~~~~~~~~~~(由于自己和亲戚朋友中都没有有宗教信仰的,所以对宗教了解不多,纯属自己疯言疯语,绝没有冒犯有信仰的朋友的意思。)
本来这是光光前辈挺好的一篇日记贴,都是我头像惹的祸,变成了宗教讨论帖,惭愧~惭愧~~罪过~~罪过,前辈多多包涵~~~:face2:
[ 本帖最后由 水镜先生 于 2008-11-7 06:10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