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elaideBBS.com_阿德莱德中文网_南澳华人论坛_阿德莱德租房_工作_交友_同城 AdelaideBBS.com中文网

标题: 新移民在澳大利亚如何开车才不遭人恨 [打印本页]

作者: nokie    时间: 28-5-2015 14:14
标题: 新移民在澳大利亚如何开车才不遭人恨
按照西澳交通法规,拥有本国有效驾照的临时签证持有者(包括旅游签、学生签、工作签等临时签证)不必考本地驾照、拿着有效驾照和英文翻译件就能合法开车。可是不熟悉本地交规就上路,很危险,很容易害人害己。

不久前开车经过 Newcastle Street,以正常的速度行驶,突然从十字路口冲出一辆车,几乎把我给撞了。常在这条路开车的司机都知道,顺着这条路可以一路直行,而路两旁因为有 STOP 牌,所以左右垂直车道的车必须先停下,看清楚这条路上没车才可继续行驶。这位亚洲脸孔的女司机,不只没减速,还加速拐入,逼得我急刹车,还好没撞上。我狠狠的瞪了她一眼,她却若无其事把车的悠悠开走。很明显她不知道自己犯了错误,按照她熟悉的开车习惯只当是抢道成功。

这样的事,我遇上过好几回。有次陪客户去看房子,看他开车慌慌张张的,问了他才知道他常被其他车鸣笛警告,可以自己却不知道错在哪里。他刚到珀斯不久,不熟悉本地交规的情况下,又怎么能不出问题?根据我的经验,以下是刚到澳大利亚的司机要特别留意的交通规则。

进入交通圈之前给右边让道:(图一)将车开进交通圈的时候,如果有车已在交通圈内或右边有车即将进入交通圈,必须先让道。原则就是你让道给右边的车,你左边的车让道给你这个规则必须严格遵守,无论交通圈内、右边有多少辆车,你都得让它们先行,耐心等待。违规者,肯定被“问候”。

图一

进入交通圈要正确打灯:(图二)如果要左拐(9点钟),开进交通圈之前打左灯,然后左拐出交通圈之后停止打灯。(图三)如果要直行(12点钟),开进交通圈之前不打灯,过了左拐路口之后打左灯,然后左拐出交通圈之后停止打灯。(图四)如果要右拐(3点钟),开进交通圈之前打右灯,过了直行路口之后打左灯,然后左拐出了交通圈之后停止打灯。有没有被绕晕了?重点就是要让其他司机知道你准备到哪儿去,让对方有所准备。想清楚弄明白了之后就不会觉得复杂。

图二

图三

图四

见到 STOP 牌必须停:(图五)到了十字路口看到 STOP “停车”路牌不停接着“滑行”,只要目测两边的车速不快就抢道接着开车走,这是外国司机常犯的错误!当你的十字路口有 STOP 牌必须停车,就意味着你左右两边的车可以直行前进。要知道澳大利亚司机多数守法,也认定其他司机会依法行驶,所以只要是自己可直行前进的路,他们是不会有慢下来的意识。这点跟遵守“森林法则”国家来的司机很不一样,所以在都不让道的情况下很容易出事。正确的方式是,到了有 STOP 牌的十字路口,无论左右两边有没有车,都必须把车停稳,左看右看3~5秒钟,确保两边没车再继续前进!

图五

斑马线必须让路人先走:(图六)这个规则,应该哪个国家的交规都有吧?可是,很多外国司机依然会习惯性不让道给准备过斑马线的路人,然后引来对方的愤怒问候。澳大利亚的路人一样会认定开车的司机会依法行驶,所以过斑马线的时候不会想到有车会不让道、提步就走。

图六

让右边的车先走:(图七)就像将车开进交通圈的规矩一样,在十字路口如果没有 STOP 牌或其他交通指示的情况下,必须给右边的车让道。

图七

给自行车让道:在珀斯的路上如果有自行车道,汽车司机可千万不能占线到自行车道。路上有自行车的时候,要小心行驶,不要推挤到自行车,给对方造成伤害。把车在路边停车位停好,准备开门下车之前,也要先看好没有自行车才开门,以免意外把靠近的自行车撞翻。(图八)
图八

在澳大利亚开车,礼让很重要,也是大家会遵守的基本原则。无论路况有多繁忙,司机都会耐心等待,在没有紧急状况下是不会随便鸣笛的,这点也必须要留意。以上所写仅是我的观察和理解,还有很多交规需要读者自己仔细研究。文中的交规示意图来自西澳交通部出版的道路安全使用手册 Drive Safe,最新版本(2015年4月16日)可到这里下载:
http://www.transport.wa.gov.au/licensing/learner-activities-and-resources.asp


许耀汉 (新浪微博 @许耀汉)

作者: ZHUZHU    时间: 28-5-2015 14:43
前排占座
作者: 田园园    时间: 1-6-2015 12:34
where is Newcastle Street?




欢迎光临 AdelaideBBS.com_阿德莱德中文网_南澳华人论坛_阿德莱德租房_工作_交友_同城 AdelaideBBS.com中文网 (http://shengda668.cn/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