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elaideBBS.com_阿德莱德中文网_南澳华人论坛_阿德莱德租房_工作_交友_同城 AdelaideBBS.com中文网
标题:
澳华人圈流行“拼妈”!移民后当妈的都变了!
[打印本页]
作者:
小白免
时间:
13-2-2015 00:47
标题:
澳华人圈流行“拼妈”!移民后当妈的都变了!
近年来“拼爹”已成为成功的潜台词,但是目前在网络上又开始流行“十八得了”超级妈妈标准。不少人感叹,这个时代,真是拼爹又拼妈。
对于不少华人家庭来说,移民来澳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给孩子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拼教育成为许多华人家长的战略首选。中国新闻网说,在澳洲,金钱和权利都是关在制度的笼子里,不“拼爹”,那么就“拼妈”。很多妈妈拼的就是一个教育理念和自身的综合软实力。华人家庭究竟如何“拼妈”?教育学家对华人间的“拼妈”又是如何看待?
20150212201610_21151.jpg
(47.02 KB, 下载次数: 65)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13-2-2015 00:58 上传
“十八得了”超级妈妈标准流行
在中国,“拼妈”是继“拼爹”之后出现的一个新概念。有人说拼爹是比拼权力和金钱,带有贬义。而“拼妈”则有关子女的教育和发展,有关子女的幸福感,且具有重要意义。
近日在网上流传开一个被称为“当妈新标准”的顺口溜“十八得了超级妈妈”:1、下得了菜场,上得了课堂;2、做得了蛋糕,讲得了故事;3、教得了奥数,讲得了语法;4、改得了作文,做得了小报;5、懂得了琴棋,会得了书画;6、搜得了攻略,找得了景点;7、提得了行李,拍得了照片;8、想得出创意,搞得了活动;9、挣得了学费,付得了消费。最重要的是,扛得住情绪崩溃,熬得过岁月沧桑。
在悉尼的华人社区,其实不少妈妈们都是这样的超级妈妈。在较多华人子弟入读的公立小学,大多数送孩子上学的都是妈妈们。谈起“拼妈”这个话题,不少华人妈妈表示,在这移民的生活环境里,因为更多的是靠自己,所以这些“当妈新标准”对于她们来说,其实也就是平常的标准。
“除了这些标准以外,在这里,妈妈们要会开车,因为需要接送孩子上学和参加各类兴趣补习班;身体要好,因为没有老人看管保姆帮忙,夫妇双方如果一人病倒全家都会乱套;形象要佳,以身作则,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先把‘你自己’练成什么样的人;厨艺要好,因为孩子天天都要带午饭上学;沟通能力要好,不单和孩子沟通,还要和学校的老师沟通,这一切,以英文口语佳为前提。善于学习,因为要不断吸收新鲜育儿观念、提升自己,储备更高级的‘拼妈’资本。”一些华人妈妈如是说。
谈起拼妈的历程,一些华人妈妈表示,现在其实从孩子还在肚子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拼妈了,胎教、找好的幼儿园、找好的学校、找好的兴趣班、补习班、甚至帮孩子寻找好的玩伴等等。“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好妈妈,但是我在努力做一个好妈妈,尽我所能。”一位华人妈妈说。如今时代不同,许多家长们的文化程度普遍提高,科技发展也突飞猛进,许多家长也都非常注重学习科学的教育意识,了解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妈妈们也经常加强沟通。“其实这种沟通,也是一种拼,看看自己身为母亲还有什么方面需要改进的。”另一个妈妈说。
无可否认,现在妈妈们在孩子的教育中发挥很大作用,因此也出现了各种类型的妈妈,比如推妈(不断敦促孩子的妈妈),淡定妈(气定神闲的妈妈)、焦虑妈(总是担心孩子这不好那不好的妈妈)、放养妈(让孩子自由发挥的妈妈)等等。 这些妈妈们拼教育理念、智慧、耐心、抗压力、时间等等。
梁女士:辞职与孩子一同成长
对于不少华人家庭来说,课外兴趣班和补习班无疑是妈妈们拼的一个主要的战场。她们会花很多时间接送孩子、陪孩子。比如一位妈妈说女儿每天练琴都需要45分钟以上,这个时间她会一直坐在孩子旁边。
不少华人只要是3岁以上的孩子,基本上都会学习游泳,另加一种乐器,通常是钢琴或者小提琴。此外再视个人的资质和兴趣爱好以及家庭情况,另学球类(网球、曲棍球、篮球等)、舞蹈(芭蕾舞、爵士、民族舞等)、中文、其他乐器(长笛、小号、萨斯风等)、棋类(国际象棋、围棋等)、戏剧演讲等。
梁女士的女儿今年读三年级。从孩子准备入读学前班开始,梁女士就辞去了工作全力培养她的孩子。“孩子读幼儿园时基本都是玩。上了学前班之后,要学的东西多了很多。女儿现在参加的兴趣班可能有点多,但是她都比较喜欢,我们也都支持。等她再大一些,则会让她主攻一两样。”梁女士的女儿周一到周六兴趣班都安排得满满的,周一钢琴,周二芭蕾舞,周三国际象棋, 周四合唱团,周五公共演讲,周六中文学校,周日则外出游玩。
“孩子爸爸工作忙,早出晚归。孩子的起居饮食、兴趣爱好和学业都是我来抓。不辞职真的没有办法胜任。”梁女士说,“一年级之后孩子开始有家庭作业,每天要读一本书,要写字、有电脑作业要做,虽然时间大概也就15分钟左右,但是也需要盯着。下午接孩子放学后要参加兴趣班,回来还要做饭。时间上非常赶。 ”
谈到辞去工作,梁女士坦言有时会感到失落,但绝不后悔。 “孩子的关键时候就那几年。孩子再大一些,我还可以出去工作。而且这也是我和女儿一起成长的过程。”对于澳洲华人的孩子在课后或者周末参加非常多的兴趣班包括补习班,新州教育与社区部国际交流项目高级官员、孔子学院澳方院长史双元教授表示,整体上看这是一件好事,是华人社区重视教育的表现,也是中国流行的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理念的海外版。参加补习和兴趣班总体上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成绩,对应付各类考试是非常有效的办法,适当参加兴趣班也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素质。
但是,史教授说:“如果过度参加兴趣班,也有不利的一面,学生课后的时间被不由自主地占用,没有了玩耍的时间,也就没有思考和自我发现的机会。因此家长应该注意,需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来玩耍、来仰望星空。勿把兴趣班弄成另外一种竞争。快乐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史双元教授还提醒,兴趣班大都有一定的社区导向,比如华人参加的兴趣班大多是和华人孩子在一起,这样也就二度隔膜了学生和其他社区学生以及和主流社区学生的交流。
黄女士:积极参与社区学校活动
黄女士是在儿子读三年级时从中国移民来澳。与一些华人妈妈不同的是,她并没有让儿子参加太多兴趣班,但是与儿子一同参加了许多学校或者社区组织的各类活动。
在儿子来澳入学前,黄女士花了大半年的时间对悉尼各个区的学校包括公校、私校和教会学校做了大量的研究。除了到学校了解硬件设备和师资情况,她还会在放学时候蹲点,看看学生家长们的素质和面貌,并和久居悉尼的朋友了解澳洲的教育制度等。
最后定下学校,儿子顺利入读。黄女士表示,因为孩子的爸爸仍在国内工作,有时会到悉尼住一段时间,所以儿子的教育责任基本全落在黄女士身上。“真是又当爹又当妈。”黄女士说。
黄女士非常注重和儿子一同参与社区和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为了更好地了解孩子学校的情况,黄女士也十分积极地参加学校组织的大大小小事务,包括做志愿者,食堂员工的志愿者,班级阅读的志愿者等等。
黄女士认为父母的言传身教非常重要,所以她希望通过自己积极融入学校和社区的行为给儿子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我们是移民,除了抓紧孩子的学业,还希望他对学校和社区拥有参与感和归宿感。作为移民,两头不着岸的感觉太痛苦了,我不希望孩子和我一样。”黄女士也坦诚这种积极也有她的私心:“一些朋友告诉我,要多参与学校的活动和老师进行沟通,这样孩子不容易受到忽视或者欺负。”
其实像黄女士这种情况的妈妈们不在少数,因为爸爸们在中国工作,或者虽然在悉尼但是忙于工作,许多教育孩子的工作就落在了妈妈的身上。对于这个现象,史双元教授教授表示,对于孩子的教育,母亲如果过度参与,虽然是增加了亲情,但是这样也会让孩子缺乏独立和自主性,男孩子容易女性化,他认为这可能也是现在有很多中性化学生和青年的原因。同时,如果全部拜托母亲照看孩子,在少年反叛时期是很不合理的,母亲主要是凭泪水来说服,而反叛时期的孩子是不相信眼泪的。父亲的教育介入不可缺失。
“虎妈”比“澳妈”每周多关爱孩子3小时
不少华人移民来澳,其中一个主要的目的是为了下一代的教育和成长。无论是投资移民、技术移民或者是家庭团聚等等,当华人移民来到澳洲之后,就开始为下一代能够拥有良好的生活和教育环境打拼。有统计表明,孩子在妈妈的带领下做作业、参加辅导班等活动的比例比爸爸高得多,这也体现了人类社会分工的侧重。在不少华人家庭中,妈妈成为了教育子女的主导力量。
在一些人的心目中,许多移民妈妈们尤其是来自亚洲的妈妈们对孩子要求非常严格。但是日前一份全球性的研究报告显示,移民妈妈们并非只会训导孩子,她们拥抱孩子的时间也比澳洲本地家长多。她们用于关心孩子的时间比澳洲出生的妈妈多3小时。来自非英语国家的移民妈妈们每周要多花近1个小时的时间照料孩子的饮食、洗浴和医疗保健。在看电视、看DVD及打游戏上,移民孩子比澳洲本地孩子每周少花1小时。
调查结果指出,虽然移民妈妈们会花更多时间给孩子们读书,并对他们进行有组织的培养,但她们也更有可能为孩子提供情感上的支持。与本地家长相比,移民妈妈在年幼子女身上投入的 时间更多。据分析,来自非英语国家的母亲由于英文水平有限或对澳洲文化知识了解不多,她们可能想通过投入更多时间照顾孩子来弥补。
史双元教授谈到,重视教育是亚洲的传统文化,许多妈妈们通过牺牲自己的时间、精力等去教育孩子,也希望通过这种牺牲让孩子达到她所预想的目标,让其感到荣耀。一位华人妈妈坦承,移民来澳,她将生活重心从以前在国内的工作重心转向了家庭,也正因为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在孩子身上,无论是其学术成绩还是性格培养,所以如果孩子有的地方做不好,她会感到非常地沮丧,包括对孩子和对自己的失望。她会不断地问自己,为什么自己那么努力,付出那么多,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
“拼爹”变“拼妈”? 虽是进步但应适度
谈到现在出现的各种“拼妈”,史双元教授教授认为,相对于拼爹,拼妈是非常大的一种进步,也是一种合理的转变。拼爹拼的是父亲的权力和财富,是一种不良和不公的社会现象。不可能每个人都有一个有权有势的父亲,但是在澳洲无法拼爹,因为权力和财富都关在制度的笼子里,受到约束。但是每个人都有母亲,只要愿意,人人都可以拼妈。对于这样为孩子的教育全心全力的妈妈们要鼓励和感谢,因为不管是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她们尽了自己的力量去教育孩子,给予他们良好的成长环境去发展。
但是史双元教授也谈到,过度“拼妈”没有必要,因为最终还是需要孩子自己的独立自主的发展,最终还是必须得“自拼”,让自己拥有更自主、更独立、更优秀的性格,也才更能让孩子获得和把握真正的幸福。
史双元教授更进一步认为不要拼爹,也不要拼妈,鼓励孩子自拼,孩子最终才是学习的主体。 过度地“拼”易让孩子在青少年时期失去快乐,容易造成腼腆、害羞和恐惧的心理。如果学习过度,则没有时间进行自我开拓、自我发现和设计,而这些,最终都是孩子成长步入社会所需要的能力。
史双元教授表示,许多的华人孩子参加许多兴趣班。但是父母也应该了解一点,兴趣班一般组织学习的大多是流行文化,但是流行都是有时间性的,现在就定型了的兴趣,不一定就有利于孩子成长以后的发挥。同时,家长选定了的兴趣,社会推荐的兴趣,也不一定是自己的孩子所需要的。鼓励孩子适度参加兴趣班,而且是基于孩子本人的兴趣而不是家长的兴趣。而且是否是哈自己真正的兴趣,也要给时间给他们去尝试。尤其是女孩子,乖巧,容易把父母的指定当做自己的兴趣。这都是父母应该注意到的。 而不管是拼什么,为人父母者都应该知道孩子快乐学习是最重要的,应该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欢迎光临 AdelaideBBS.com_阿德莱德中文网_南澳华人论坛_阿德莱德租房_工作_交友_同城 AdelaideBBS.com中文网 (http://shengda668.cn/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